霖得泓律师事务所,欢迎您!
400 660 6896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得泓之声

当前位置:首页 > 得泓之声 > 行业新闻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得泓有甘霖而不语

得泓之声
上海霖得泓律所解读金融监管“长牙带刺”——2025年金融罚单激增,合规建设亟待加强

监管“长牙带刺”,大额罚单频现

2025年开年,金融监管部门的强监管态势没有丝毫松懈。从1月到2月,已披露超过1000张罚单,罚没金额累计超过3.5亿元,涉及银行、保险、理财等各大金融机构。许多机构因为违规行为被罚款,甚至一些高级管理人员也因涉嫌违规操作,遭到了处罚,不能再从事金融行业工作。

这些大额罚单的背后,反映了监管部门对金融行业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监管层的不断加码下,金融机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在金融行业的违规行为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监管部门明确表示要通过“强监管”“严监管”来防范系统性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例如,2025年2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一批新的罚单,其中人保财险、泰康在线等知名机构均因违规行为被罚款超过1000万元。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银行,频繁的罚单和大额罚款意味着金融机构需要更加重视合规管理,不能将合规视为可选项,而是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

此外,银行在支付结算管理、账户管理方面的不规范操作,也成为监管的重点领域。举例来说,2025年1月,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大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遭到近1亿元的罚款,这无疑向所有金融机构传递了明确的信号:不合规的代价不仅仅是罚金,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市场份额。

 

理财产品和贷款业务成“重灾区”

从罚单的具体内容来看,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尽职等问题依然是金融机构违规的主要领域。尽管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并不断加大对不规范披露行为的处罚,但某些机构依然存在“择优披露”或者底层资产穿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这使得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面临一定的风险。

以理财产品为例,尽管监管机构已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更多的底层资产信息,但由于部分金融机构对信息披露的态度不够重视,披露内容经常存在“选择性披露”,或者存在隐瞒不良资产、夸大产品收益等情况。这样的违规行为不仅对消费者造成了不公平的影响,也使得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受到质疑。

另一方面,贷款业务作为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也屡屡成为监管的“重灾区”。例如,贷款“三查”不严、贷款资金挪用等问题频繁发生,这些问题不仅暴露了部分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方面的漏洞,也进一步加大了金融机构面临的法律风险。

银行在贷款业务中,往往忽视了对借款人信用、资金用途等方面的严格审查。一旦贷款资金被挪用或者流入不当领域,便极易产生法律纠纷,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银行没有严格执行“三查”(贷款用途、偿还能力、担保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贷款业务的“放水”使得金融风险增大,监管部门对这些问题的处罚自然就成为了常态。

 上海霖得泓律所解读金融监管“长牙带刺”——2025年金融罚单激增,合规建设亟待加强

提高合规建设,避免金融风险

随着金融监管的加码,金融机构面临的合规压力日益增加。专家指出,金融机构应依据法律法规,完善内部制度建设,规范合规部门的设置和人员配备,进一步提升合规意识。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为机构提供了便利,合规部门应善于利用科技手段强化内部监督管理,提升合规效率和精度。

首先,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合规管理的重视。每一家金融机构都应设立专门的合规部门,确保合规管理工作不流于形式,而是落实到实际的业务操作中。无论是银行、保险公司还是理财机构,都应该成立专业的合规管理团队,并为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通过定期的合规培训和风险管理系统,强化员工的合规意识,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其次,金融机构应依托科技手段,提升合规管理的效率。科技的发展为合规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在数据处理、风险监控、信息披露等方面,金融科技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更精准的监管和更高效的操作。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分析客户的信用状况,监控贷款资金的流向,确保每一笔贷款都合规合规。

为了加强合规管理,很多金融机构已经设立了首席合规官(CCO)一职,负责整体合规战略的规划与实施。特别是在监管“全覆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不仅需要加强自身合规管理,还要在与监管部门、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中,确保风险处置高效、透明,及时消除潜在的合规隐患。

 

霖得泓言:合规是金融机构生存之道

在金融行业不断深化监管、强化合规的时代背景下,金融机构无论大小,都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提升合规管理能力,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监管环境。合规不仅仅是避免罚款和处罚的手段,更是金融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2025年金融监管政策的深入执行,我们可以预见,金融机构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任何轻视合规的行为,都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和处罚。为了避免成为监管的“重灾区”,金融机构应从内部制度建设、员工合规培训、信息披露规范等方面做出积极改进。

上海霖得泓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律师周律师说:“说实话,金融行业的合规问题一直都是个老大难,很多机构在快节奏的业务运作中,可能会觉得‘合规’是个麻烦事,或者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程序。但从这些罚单来看,真的是提醒我们,合规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生死线’。就拿银行的贷款业务来说吧,很多问题其实都能在‘三查’时发现,但往往就是因为疏忽,导致了后续的风险和处罚。你看,监管层现在真是‘长牙带刺’,一出手就是重罚,这让一些金融机构的负责人都开始担心,万一自己也在‘罚单’的名单里怎么办?其实,合规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关键是要从高层到一线员工都要有足够的重视,把风险防范工作做细做实。比如,内部审查严格,客户信息和贷款用途透明,定期培训合规意识,提升整体的合规文化。总之,合规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长期投资,谁能提前做得好,谁就能在未来的监管大潮中站稳脚跟。”

在这一过程中,上海霖得泓律师事务所的专业法律团队将为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的合规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在复杂的法律环境中稳健前行。如果贵公司在合规管理、风险控制或法律诉讼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们4006606869,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专业、最有力的法律保障。

  2025-02-28    36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T13371912692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