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得泓律师事务所,欢迎您!
400 660 6896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得泓之声

当前位置:首页 > 得泓之声 > 行业新闻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得泓有甘霖而不语

得泓之声
上海霖得泓律所分享:从“雪中送炭”到法律监管,个人求助平台的法律新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个人求助平台已经成为了无数遭遇大病或突发困境家庭的救命稻草。通过这些平台,公众可以快速发布求助信息,获得社会各界的捐赠支持。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平台管理和信息真实性的问题,如何在保证慈善透明和公平的同时,避免不法分子利用平台进行诈骗,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法律难题。2024年,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遴选工作尘埃落定,三家平台进入民政部的指定名单,这标志着个人求助平台进入了更加规范和健康的发展阶段。

 

个人求助平台的监管:从“无序”到“有序”

2024年,随着《慈善法》修订版的正式实施以及《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发布,个人求助平台的管理走向了新的阶段。特别是对于水滴筹、轻松筹、暖心惠民这三家平台的指定,意味着个人求助网络平台在法律上的地位已得到了明确。

在过去,个人求助平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平台对信息真实性的审核能力参差不齐,许多求助信息可能并不真实,导致捐款者的善心被辜负。这种现象引发了大量的社会争议,也使得公众对平台的信任度大打折扣。根据新修订的《慈善法》以及《管理办法》,政府部门为平台设定了清晰的法律责任,并规定了平台的管理义务。

 

信息真实性的审查:平台责任明确

新发布的《管理办法》明确了平台在信息审核中的责任,要求平台对求助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核。平台不仅要检查求助人的身份信息,还要确认其提出的求助事由是否属实。这一规定的出台,旨在杜绝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构病情、伪造证明等手段进行欺诈,确保每一笔捐款都能够用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的责任不仅限于审核求助信息的真实性,还包括建立专门账户进行捐款管理,确保捐赠资金的透明度和使用的专款专用。对于已经达成的求助目的或未能成功完成的筹款,平台还需及时将多余或未用的款项退还给捐赠者。这一系列规定,增强了公众的信任,也提升了平台的社会责任感。

 从“雪中送炭”到法律监管,个人求助平台的法律新规

无法回避的争议:慈善与求助之间的界限

个人求助平台的快速发展,不仅为许多处于困境中的人提供了希望,也在一些案例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议。2013年以来,许多人通过平台成功筹得所需资金,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平台的便利发布虚假信息,试图骗取善款。2023年10月,一名女童家属在某平台发起筹款,结果短短几小时便筹集到了超过200万元的善款。随着事件的发展,公众逐渐发现筹款金额远远超过实际需要,引发了对平台审核机制的质疑。

对此,平台开始意识到,信息的真实性是公众信任的基石。水滴筹平台负责人指出,为了确保案例的真实性,平台已经加大了技术投入,升级了审核模型,采用初审、复审和第三方审核的方式,确保每个求助案例都经过严格的审核。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审核效率,也增强了平台的公信力。

同时,《管理办法》要求,平台必须具备查验信息真实性的能力,并且明确告知求助人对信息真实性的责任。如果平台发现有虚假信息或涉嫌诈骗的情况,必须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这一规定无疑是对平台负有的法律责任的进一步强调,平台不再是单纯的信息发布者,而是一个负有审核和监管责任的主体。

 

大病求助的“雪中送炭”:正义与善心并存

尽管个人求助平台面临一些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许多家庭危急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水滴筹为例,平台自成立以来,已经帮助超过300万人次的患者筹集了超过600亿元的善款。像辛女士和小黄这样的求助者,正是在这些平台的帮助下,渡过了难关,恢复了生活的希望。

对于这些平台而言,如何平衡“救急救命”与“避免滥用”的问题,一直是其运营的难题。随着《管理办法》的出台,平台在法律框架内的运作将更为透明和规范,这不仅可以提高公众的信任度,也能够让更多的急需帮助的人在透明公正的环境中获得真正的救助。

 

法律的护航:监管机制与公众参与

除了平台本身的责任,公众的参与也是确保求助信息真实和公正的重要力量。水滴筹等平台在其求助页面中设置了举报、评论、证实等功能,让受益人身边的人和捐赠者可以参与到信息验证的过程中。这种公开透明的机制为社会监督提供了便利,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守护爱心”的工作中。

同时,各级政府部门的联合监管也是保证平台合规运营的关键。民政部、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的协同工作,不仅能够对平台进行有效监督,还能在出现问题时迅速介入,保护公众利益。

 

霖得泓言:从法律角度看平台责任的边界

个人求助平台的合规化、透明化,能够有效地避免滥用和欺诈现象,保护捐赠者和求助者的权益。《管理办法》出台后,不仅提升了平台的责任意识,也促进了社会公众对平台的信任。然而,平台责任的界限依然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明确和完善。未来,除了平台自身的努力,政府部门、公众和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将是确保个人求助平台健康发展的关键。

作为法律从业者,我们也呼吁更多的人在参与捐赠和求助时,要保持谨慎,同时相信平台正在为保障信息真实与透明付出努力。如果您或您的亲友在使用这些平台时遇到法律问题,欢迎随时咨询上海霖得泓律师事务所4006606869,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确保您的权益不受侵害。

  2025-01-16    75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T13371912692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