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泓之声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得泓有甘霖而不语
近日,上海楼市传来大消息!从2024年12月1日起,上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标准。乍一听,你是不是觉得“好复杂”?别急,我来给你说清楚——这个政策,和你卖房、买房息息相关,说不定还能让你省下一大笔钱!
什么是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
在聊政策之前,先跟大家科普一下。过去,房子有“普通”和“非普通”之分。简单来说,如果面积、单价、总价都在政府规定范围内,算普通住房;超出范围的,就是非普通住房。区别在哪呢?
1.普通住房享受税收优惠,比如增值税、契税等都比非普通住房低。
2.非普通住房则税负更高,很多人买房卖房时都不太乐意碰。
不过,这一分法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有的房子明明户型一般、地段普通,但因为价格高,就成了“非普通住房”,交易起来让人“肉疼”。
政策说了啥?
新规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以后上海不再分普通和非普通住房,统一取消相关标准!
那取消后怎么办呢?主要看房屋交易的税费如何计算:
增值税和契税:按照国家的最新政策走,不再区分普通和非普通住房。
个人所得税:如果你卖房时没有提供完整的房屋原值凭证(就是证明房子当年买了多少钱的材料),就按照卖房收入的1%计算个税。
这意味着什么?过去的“普通住房税收优惠”和“非普通住房高税负”的区别,基本被统一了!
怎么看这个政策?
我觉得,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区分,对于买房卖房的人来说,算是个利好消息。尤其是在上海这种房价高企的城市,不少房子因为超出标准被划进了“非普通住房”的行列,交易时税费负担很大,直接影响了买卖双方的积极性。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老王,两年前在上海卖了一套房,面积刚好100平,但单价超了普通住房的标准,结果交易时算非普通住房,增值税和契税让他直呼“钱包瘪了一圈”。如果当时有这个政策,老王的房子不再分“普通”还是“非普通”,说不定还能多卖点。
买房卖房,能省钱吗?
政策的变化,具体怎么影响税费?我们可以简单算一算。
对卖房的人:如果房子满五唯一(即持有时间超过5年,是家庭唯一住房),还是可以免征增值税。没有满五唯一的,按照国家最新税收政策计算,不再区分普通或非普通住房后,税负可能降低。
对买房的人:契税也是按照新规计算,购房成本相对更加透明,不会因为“非普通住房”这个标签而额外增加负担。
总体来说,这个政策让税收政策变得更加简化、公平,对改善型需求的人来说是一大利好。
霖德泓言
不过,政策虽然利好,但交易过程中仍需注意税收相关的材料。比如,如果你卖房时不能提供房屋原值凭证,就要按照1%的核定个税缴纳。因此,我建议大家在买卖房屋时,妥善保管购房发票、契税完税证明等资料,以免因为材料不足多交税。
买房卖房是人生大事,牵涉金额巨大,交易过程中的税费问题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您对房地产交易中的法律问题存在疑问,或者需要专业的法律支持,欢迎联系上海霖得泓律师事务所4006606869。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帮助您解决买卖房中的所有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