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得泓律师事务所,欢迎您!
400 660 6896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得泓之声

当前位置:首页 > 得泓之声 > 行业新闻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得泓有甘霖而不语

得泓之声
上海霖得泓律所探讨:居家养老法律保障与失能老年人权益维护

在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家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成为许多家庭难以承受的重担。失能老年人群体由于身体或精神原因,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长期的专业护理。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缺乏统一的法律监管和规范,家庭在照顾失能老人时面临诸多法律困境,迫切需要更完善的法律保障。

失能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困境

北京市66岁的吴秀敏一直肩负着照顾73岁重度失能丈夫的责任。自2021年丈夫因病重度失能后,吴秀敏不得不24小时“在岗”,亲自照顾。家政公司提供的住家护理员费用每月高达7000元,远超家庭承受能力。失能老人坚决不愿去养老院,加之家庭经济压力,吴秀敏只能独自承受这一重任。长期的护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加衰老憔悴。像吴秀敏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并不罕见,许多失能老年人的家属也在承受着类似的困境。

与此类似,广东居民王健一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80多岁的外公因摔倒后失能,生活无法自理。家庭成员无法承担高昂的护理员费用,也不放心将老人送入养老机构,只能由全家人共同照顾。这不仅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也让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尤其是在洗澡、喂饭、翻身等日常护理中,家属面临的巨大工作量和精神压力难以言喻。

居家养老法律保障与失能老年人权益维护

护理员资源匮乏与服务质量问题

除了家庭成员亲自照顾失能老年人,聘请专业护理员是另一条常见的途径。然而,居家养老服务市场鱼龙混杂,护理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损害老人权益的现象。部分普通家政公司为了追逐商机,未经任何专业培训便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导致护理人员在照顾失能老年人时,未能提供应有的专业服务,甚至让老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利益受到损害。

吴雯婧,重庆百龄帮康养产业集团的居家养老负责人表示,照护失能老人不仅仅是提供家政服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养一个合格的护理员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但护理员行业普遍存在流动性高、缺乏长期从业者的问题。许多护理员在面对复杂的家庭环境时,难以长期坚持,造成了护理员资源严重短缺。

家住广东的方洋经历了类似的困境。她父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生活无法自理。由于方洋和哥哥已定居外地,只能聘请护理员来照顾父亲。方洋表示,护理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不足,甚至让老人独自外出走失,家属发现后焦急万分。而在失能老人照护领域,像方洋这样遭遇不合格护理员的家庭并不在少数。即便支付了高额的费用,许多家庭依然无法获得专业的服务,找一个合适的护理员变得如同“开彩票”一般。

长期从事居家护理工作的刘爽也指出,许多护理员并未经过正规培训,照顾失能老人的能力有限。例如,她曾遇到一位老人因护理员的疏忽几天没有正常进食,身体状况急剧恶化。而像这样的案例,在全国各地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屡见不鲜,背后凸显出护理员培训与行业规范的缺失。

法律监管缺失带来的隐患

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混乱与法律监管不足密切相关。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老年人的基本照护做出了规定,但现有的法律条文仍然过于笼统,难以具体落实到家庭养老服务中。当前,我国缺乏针对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全国性标准和监管机制,导致护理员的资质审核、服务质量监控存在诸多漏洞。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老人家属的信任,侵占老年人的财产权益或对其生活照料敷衍了事。

从实际情况来看,居家养老护理员行业的低准入门槛和高流动性,给老年人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许多家政公司虽然打着“养老护理”的旗号,但实际上提供的只是普通的家政服务,并未进行专业培训。而老人自身因为失能或失智,难以识别护理员的服务质量,家属也往往事后才发现问题。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框架和行业标准,提升护理员的专业化水平,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

长护险推广与养老服务的法律保障

近年来,我国在部分地区推行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护险),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然而,长护险的推广尚处于试点阶段,尚未覆盖全国。许多失能老年人家庭依然面临“自费”照护的困境。

专家建议,国家应进一步扩大长护险的试点范围,并逐步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失能老年人家庭的经济压力,还能推动护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护理员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培训、认证和服务标准,确保每一位护理员都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以保护失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北京市交通大学的郑翔教授指出,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法律的保障至关重要。政府应动员社会资源,加强对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推动护理行业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同时,应通过立法明确各方责任,确保失能老年人在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时,能够获得合法有效的权益保障。

社会力量与法律助力养老服务困境化解

照护失能老年人不仅是家属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家庭的养老困境不应由家庭独自承受,社会和法律应共同发力,解决居家养老服务中的现实问题。在推动养老服务规范化、职业化的同时,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政府监管的强化,将为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有力的支撑。

长护险的推广、护理员的专业化培养、行业监管的法律保障,这些都是解决居家养老难题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法律和制度的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让每一位失能老年人都能够享有尊严和关爱,避免家庭陷入不堪重负的境地。

霖德泓言

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法律和实践困境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失能老年人的权益保障需要通过立法和行业规范得到强化,政府、社会和家庭各方应共同努力,推动养老服务的专业化与法治化,切实解决老龄化社会面临的照护难题。

当你遇到居家养老相关的法律问题时,请联系上海霖得泓律师事务所4006606869,以获得专业的法律支持和建议。

  2024-10-15    228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T13371912692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